学院2021年度第一期学术交流会成功举行

发布者:Tristar发布时间:2021-04-15浏览次数:11

47日,学院2021年度第一期学术交流会在学院楼308会议室举行。本期交流会的主题是城市环境管理和水处理,共有近50位学院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实验班同学通过线下或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交流报告会,孟梁副研究员主持了本次会议。


会上涂耀仁副研究员、肖黎姗副研究员、段艳平副研究员和李默博士分别进行专题汇报。涂耀仁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城市河流重金属的多介质时空分布特征与同位素示踪研究”。报告以上海市黄浦江、太浦河、淀山湖等重要水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讨城市河流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多介质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结合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技术精准鉴定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并从原子尺度厘清重金属在城市河流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转化行为。Zn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交通尾气的排放与轮胎磨损是造成研究区域内Zn污染的主因,相关成果可为河流重金属的污染防治提供有力的科学基础与技术支撑。

肖黎姗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城市废弃物管理:代谢过程、环境影响和效率评价”。报告指出生活垃圾具有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其管理不仅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也与社会管理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理念相关。报告进一步梳理了我国城市废弃物管理历程和评价特点,并以我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为例,追踪废弃物在城市的代谢过程和环境影响,针对废弃物产生特点,公众参与机制和减排途径,核算综合管理效率,所得结果可助力无废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

段艳平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中国五大流域地表水环境中典型药物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该研究根据近十年国内外文献数据,对我国松辽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等五大流域的地表水体中20种药物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饮水和食用鱼两种途径评价了20种药物的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20种目标药物在五大流域水体中普遍存在,总体污染水平低于欧美国家。海河流域抗生素污染最严重。成人通过饮水摄入的药物量高于通过食用鱼类的摄入量。同时,水体中药物对儿童的危害比对成年人的危害更大。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水环境中药物类新兴污染物的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李默博士的报告题目为“再生水景观回用过程中的水质研究方法”。报告针对污水景观回用过程中的生态健康风险,从水质化学与毒理学角度识别再生水的风险因子,并指导解析出水有机物在污水深度处理过程中的水质转化规律。研究表明以氧化技术为核心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对再生水中微量有机物及水质毒性削减具有明显优势,臭氧与微量有机物直接的反应活性与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有很大关联,紫外催化氧化过程可获得更高的有机物矿化率。

会上师生们就每位老师的研究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取得了较好的学术交流效果。会议最后李巍岳副研究员进行了总结发言,并预告了下一次交流会的主题和时间。本次会议准备和举行期间受到了徐丰书记和高峻院长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并号召大家时刻保持学术交流热情,加强科研合作,提升学院整体学术水平。(院办)


Baidu
sogou